荔枝化学调控对树体营养与产量的影响
litchi
2005-04-10 10:34:56
0

    1991年,在福建省南安县洪濑镇西林果场,以18~20年生兰竹荔枝为试材,进行不同种类、不同浓度及不同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落花落果、调控树体营养与产量的试验。

    结果表明,高浓度的乙烯利可有效控制兰竹荔枝花穗、花量,并明显提高雌花比例,这种比例随浓度增加而提高,但落叶随之而增加,对兰竹荔枝施用乙烯利可以控制在1000~2000ppm之间。乙烯利(1000ppm)与细胞分裂素(800倍)、PP333(1000ppm)混合喷洒可对荔枝起调控作用,获得显著增产效果。高浓度的PP333能明显抑制荔枝花穗生长,促进雄花发育,但消耗多、座果少、产量低。

本站部分文章、图片、视频等资源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仅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。
如内容涉及侵权或信息有误,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。联系方式:616119680@qq.com

相关内容

热门资讯

如何培养两次秋梢?针对不同的树... 荔枝结果树放秋梢的次数应根据树龄、树势,当年挂果的情况来确定。一般成年结果树以抽生2次秋梢为理想,幼...
抽发夏梢对荔枝结果树的影响 荔枝结果树抽发夏梢,致使树体内原有的营养代谢平衡被打破,养分大量送往刚抽发的夏梢中,从而导致果实大量...
荔枝出现空壳果、红枣果的原因是... 荔枝空壳果是果肉(假种皮)开始发生,但不久即停止发育,仅成果肉的痕迹。这种小型的空壳可挂在树上直至果...